• 学校迎来5000余名2019级新生

    蝉鸣高亢,风动万里。9月8日,江苏科技大学校园内喜气洋洋、朝气蓬勃,两地四校区迎来5000余名2019级新生。“非常感谢学校的关心,为孩子报到提供这么周到的服务。”来自南通启东的新生爷爷奶奶看到校党委书记葛世伦到西校区学生公寓看望新生表达诚挚朴实的感谢。“你来自哪里?”“你是什么专业的?你对这个专业了解吗?”“你了解学校的绿色通道等政策吗?”校长周南平每到一个迎新点,都与新生和家长亲切交流……7日、8日两天,校党委书记葛世伦、校长周南平、副校长汤建分别赶到前往东西南三校区迎新报到点、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了解新生报到情况,关心学生衣食住行,关注新生及家长诉求,将学校“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传达给新生及家长,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关注和用心。8日下午,两地四校区分别以学院、班级为单位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介绍学科科研特色、师资队伍等情况,让新生、家长深入了解学校,了解所学专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为了迎接您,我们一直在努力为了迎接2019级新生的到来,迎接新生家长的检验,学校各部门、各学院早早做好了准备。今年学校共引进了88名优秀博士,评估处已经开始组织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努力提升新教师教学水平。为了给全校师生创设更加温馨舒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学校利用暑假期间实施了校园维修改造工程,对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升级,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让校园越来越美。图书馆内部粉刷一新,更换了新的引导标示,全面运行座位预约管理系统,做好迎新相关准备工作,积极为学生营造更加温馨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校报还特别推出一期迎新特刊,全面介绍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举措等,帮助新生尽快了解学校,融入到江科大的大家庭之中。江苏科技大学迎新工作井然有序,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工作人员加大力度,力求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家长觉得满意。新生地图:“我爱我的国 我爱江科大”报到现场,材料学院迎新站点前一幅中国地图特别吸引眼球,这是学院为迎接新生准备的一个“我爱我的国 我爱江科大”活动,新生们在自己所属的省份贴上标记,并写上祝福祖国、祝福江科大的话,迎新的同时也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2018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院的袁国慧告诉记者,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的家乡标记出来,写上祝福的话,并拍照留念。这幅地图将会保留到所有同学毕业,未来他们看到地图时,还会想起刚刚进入江科大的那个自己。新生屈景晨觉得这个地图很有意思,贴上标签,爱国爱校之情油然而生。掌上迎新解锁报到方式今年,江苏科技大学新生在家就可以登录升级的迎新系统提前完成个人信息登记核对,宿舍号、班级、学号、学费查询、证件照上传、接站区间预约、生活用品预约等流程,免去现场排队报到的烦恼。学校也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全校报到情况、各学院具体情况,大数据一目了然。大数据显示,男生占录取总人数的72%,女生占录取总人数的28%,男女比例已经不是传说中的7:1了。2001年出生的新生成为主力军,年龄最小的新生2004年出生。很巧的是,新生中共有14名学生与江苏科技大学生日10月26日同一天。新生当中,共有10个少数民族,以壮族居多。与新生来一场跨越四年的时空对话电子信息学院为新生们带来了一项特别的活动——“解忧杂货铺之时光隧道”,在新生报到处设置了信箱和“协议墙”,供新生领取信件,新生随机扫描获得来自学长学姐们的专属寄语。电气专业的覃达华说:“这是一次特别的体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柳颖表示,“刚到学校就收到这样的信,很感动,也很开心,很感谢学长学姐们的关心。”测控技术与仪器的金宇晗也表示,信中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让他对大学生活和遥远的毕业季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活动策划李昕介绍,这是一场跨越四年的对话,共收集了来自毕业学长学姐们给新生们的纸质信件150 封,线上留言寄语485份。活动受到了新生们的一致好评,连接了大学的开端与未来,帮助新同学们按下了大学生活的开始键,让他们更有信心地开始追梦。成为“掌舵人”,与蚕宝宝亲密接触船舶、海洋、蚕桑是学校的三大办学特色。船海学院的迎新摊位前人潮涌动,不少迎新志愿者指导新生填写表格,注册“掌舵人”,迎新志愿者尽己所能地为新生和家长讲解情况,让新生了解船舶、海洋特色。港航大二学生简子淇表示,“热情招待新生,帮他们搬行李,送到宿舍,我们希望新生觉得自己就是掌舵人,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在生物技术学院迎新点前,萌萌的蚕宝宝“笙笙”吸引了不少新生合影留念。生物技术学院团委书记钱平介绍,蚕桑是学校的三大办学特色之一,是生物技术学院最鲜明的学科特色,蚕宝宝“笙笙”卡通恰恰体现了这一特色,希望新生喜欢萌萌的蚕宝宝“笙笙”,爱上我们的蚕学专业。蚕学专业的柳佳豪很高兴能到江苏科技大学开始大学生涯,他希望将来考研、考博,更好地将蚕学发扬光大。带小弟弟、小妹妹一起来报到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大一新生带着小弟弟、小妹妹一起来报到成为大学校园一景。陪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一新生刘晓月前来报到的,不只有父亲,还有10岁的妹妹和8岁的弟弟。刘晓月家才搬来镇江,离家近,就带放假的弟弟和妹妹一起来感受大学的氛围。刘晓月对大学生活有很多憧憬,希望在大学能得到锻炼提升。材料学院金属专业的屈景晨也带着他9岁的弟弟一块来报到,作为哥哥的他对弟弟很照顾,弟弟也对哥哥的新学校表示好奇。屈景晨对大学四年充满期待,希望自己能学到真本领,也希望弟弟感受大学氛围,好好学习。“连”子“迎”新羹:贴心服务很暖心天气炎热,江苏科技大学食堂也为新生及家长送出专属福利——“连”子“迎”新羹(银耳莲子羹),免费为新生送去家的味道。“莲子中的‘子’就象征着离家求学的孩子,而汤中的银耳又与‘迎’是谐音,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同学们感受家的温馨。”后勤集团食堂负责人张茂国告诉记者。来自北京的新生荣浩舟和父母一起品尝了“连”子“迎”新羹,父亲荣国权称赞:“这羹很暖心。”除了免费“连”子“迎”新羹,今年的迎新生工作,后勤集团制作“小苑请你来签名”留影签名墙,发放“校园后勤服务地图攻略”给新生,将每个校区所有保障部门的图景、位置、服务时间、联系电话、每栋公寓所住学生的学院集中呈现。学校还为新生家长免费提供临时住宿床位,购置了100套简易床上用品(草席、枕头、毛巾被),免费供有需要的家长使用。(2530)

  • 青春在奉献中熠熠闪光

    “处在群山环绕的学校感觉自己好渺小,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也只能发出那么一点微弱的光芒,就像萤火虫忽闪忽闪。”7月14日,江科大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8名成员——团长刘毅鹏、广西分团团长朱大林,成员叶飞、徐彤、李路路、徐青青、王宇航、朱泽星相继从支教地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萃英学校和广西平果县第二小学返回。聚首交流“智志双扶”支教历程,团员们感慨“一年很短,支教很平凡,这期间的点点滴滴,体味到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惟有在奉献中青春才能熠熠闪光。”让每个本该有梦的孩子坚持他们的梦支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点遥远。放弃繁华的都市,离开温暖的襁褓,忍受异乡的孤独,种种困难似乎都阻碍每一颗想要去奉献的心。2018年8月,当刘毅鹏和团员们真正亲近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这块土地,第一次距离家乡1600公里,真正见到萃英学校的孩子们,“才懂得付出的激情还有执着,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他们支教的土地只有干燥的空气、早到的初雪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同期出发的还有广西分团朱大林和3名团员,他们去往的平果县第二小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县,一个地处祖国大西南边陲的贫困县。“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是刘毅鹏、朱大林从第20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队长培训班领回的艰巨任务。经过长达三个月教师上岗培训的第五届研支团成员初到支教学校,很快适应角色转换,把培训学到的教师语言艺术、备课与说课、微格强化训练、三笔字等技巧迅速运用到实践中,站上了讲台第一线,缓解支教学校部分学科教师岗位紧缺局面。第一次上课,刘毅鹏发现支教地学生绝大多数没有任何计算机知识储备,甚至有些同学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他从如何正确开机、关机开始,由浅入深,一步步将知识教授给学生。在2019年赤峰市中考“信实考试”信息技术考试中,萃英学校取得优异成绩,平均得分率达到84%,满分率达到24%,较前几年有很大进步。朱大林和团员在平果县第二小学、榜圩镇中心小学、吉祥小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开展了江苏科技大学深蓝讲坛,以“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为第一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诗词文化学习》《从大国崛起到树立远大理想》等系列德育活动。王宇航坚持上课前一晚备课,每次备课两本教参、两份PPT一同学习并将上课思路记录在本。叶飞为了丰富教学,给学生买了他们能看的历史书籍,任其自由阅读,提升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李路路在七年级政治教学中,结合培训技巧创新教学思路,运用开展辩论会、做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徐青青针对农民工子女与特殊家庭学生多情况,对父母大多时间外出打工的学生多问候、多谈心、多发上课视频给家长。朱大林介绍,“如何做好陪伴教育,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今后生活的奋斗目标,是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萃英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在校寄宿。徐彤每天从早到晚都陪着她的40多名学生,不光要抓学生的成绩,还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我们班一学生,在给低年级学生分饭菜时,把饭菜都分给了别人,自己几乎没剩什么吃的。只因为我告诉过他要照顾好低年级学生。我真后悔当时没多说一句,让他自己也要吃饱。”支教是一项爱心接力的事业,在不知不觉中,爱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支教即将结束时,不论是孩子还是当地老师,都表现出浓浓的不舍之情。“本来我不想哭,但是放学的时候那孩子突然抱着我的腿问可不可以不要走,我就再也憋不住了。”王宇航在最后一次放晚学后,久久不能释怀。离开前,刘毅鹏在支教日记中写下一句心声:通过我和所有人的爱,去让每个本该有梦的孩子,继续坚持他们的梦。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在一年支教时光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扶贫活动,画好“扶贫+扶智+扶志”的同心圆,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是研支团8位成员的坚定信念。一年来,他们智志双扶助力脱贫攻坚:扶志,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内蒙古分团为进一步提升九年级一批家庭贫困、品学兼优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向上奋斗的精气神,主动向萃英学校申请,于2018年10月27日成立首期脱贫攻坚夜校。夜校时间在每晚20点50分至21点40分。当夜幕降临,整个萃英都安静下来,成员们依旧坚守岗位,给学生上扶志课、开展主题团课、解决疑难问题、进行心理疏导……下课后,他们打着手电,送学生回宿舍,风雪无阻。广西分团服务地平果县位于广西西南部。近年来,平果县在扶贫开发中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产业调整机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桑蚕产业,蚕桑产业已经成为平果县农民脱贫致富一大特色产业。但是蚕桑优良品种缺乏、养蚕技术落后和蚕农文化水平低等因素一直制约平果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广西分团联系母校蚕研所,科技支农、精准扶贫,为当地送去优质蚕种、农药与先进种养技术,亩产增收35%有余,全县新种桑园2万亩。当地蚕农试养研支团带去的“华康2号”新品种家蚕,多数农户从4000元/亩的收入提高到8000元/亩,收入实现翻番。引进的江苏鑫源集团分厂年产白丝500多吨,并以技术入股劳务用工等方式覆盖贫困户3000家以上。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2018下半年,内蒙分团叶飞写的随笔“让平凡成为信仰,时光很匆忙”,成功在中国青年网发布,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叶飞自己寻找素材,为学生上扶志课,致力于帮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抱负。扶志课上完的日子里,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善,“是我本年度做的最成功的事情。” 在克什克腾旗,叶飞深深感到祖国赋予自己的强大使命,那就是“在基层,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支教一年,自教一身。广西分团朱大林说,只有来到支教地,才会知道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只有来到基层,才知道身上的责任有多重;只有现实和理想发生了碰撞,才知道自己最需要成长的是什么。这一年,朱大林遇到了许多未曾想象到的挑战,面临困难咬紧牙关攻坚克难,把理想和爱投入到现实工作中,学会了微信公众号的熟练运营,实现了单反从零到熟练使用的突破,学会了如何管理一个团队,带领大家团结奋进。“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未来,我将继续奔跑,在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在新时代的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有很多人问过王宇航“为什么来支教?”她的回答都是梦想:医生救人,教师救心,教师引领的是这个民族的未来,只要能从事教师这个行业便是一种伟大。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县第二小学,王宇航她们每周19节课,还要面临平均每周顶课2节,同时参与2018年预脱贫、“三创工作”等,经常晚上加班、周末加班。王宇航很坦然,“这一年知道了高效的重要性,高效的前提便是平常心。”内蒙分团的李路路最难忘克什克腾旗纯真可爱的244位学生。徐彤“很珍惜很感恩生命里有这样的一年留在了内蒙。支教的一年让我一直在思考,不断去刺激自己要储存好饱满的激情坚持下去。”广西分团徐青青蓦然回首,“凌晨祥和的景色深深印在脑海里,孩子们的朝气与童真永远鼓舞着我奋力前进,汗水与泪水都有了惊艳的味道。一年很短,却体味到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朱泽星一年的支教路走完,有酸甜苦辣,更有成长和感悟。“无论何时何地回想起,我都坚信自己始终会选择这条路,因为想要肩负使命,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播撒下知识和希望。”作为研支团团长,刘毅鹏今年九月将重返母校读研。他说,作为一名学生,自己依旧会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在做好科研的同时继续投身所热爱的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中,为将来走向更高的平台打下坚实基础。如今,第六届研支团8名学生已整装待发,为支教接力做好了准备。他们会继续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在服务中实现价值,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让青春在奉献中熠熠闪光!(3162)